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讯!我院凃晋文教授获国医大师称号,姜惠中教授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26   浏览:


7月20日下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大会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在北京设主会场,在各省设分会场,会上授予30人国医大师称号、101人全国名中医称号。湖北分会场在洪山礼堂举行,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凃晋文教授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姜惠中教授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


国医大师是中国中医药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医大师评选自2009年始,每五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30名。


图片

               国医大师凃晋文(右)和全国名中医姜惠中(左)在会议现场。


全国名中医是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全国名中医评选自2017年首评,共组织了两届全国名中医评选表彰工作,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共评选出了101名全国名中医。


图片

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邓小川、湖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唐峻、湖北省中医院院长何绍斌等领导、专家与本届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合影。


                          

凃晋文教授荣获

“第四届国医大师”称号


凃晋文,男,82岁,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湖北中医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理事、急症分会委员,热病、瘀血、延缓衰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缘起——响应号召结缘中医,师从伤寒大师洪子云


1958年,凃晋文考入湖北医学院(现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当年毛泽东主席发出“西医学习中医”指示,因此,湖北医学院创办祖国医学系,从400多名新生中抽调了30人学习中医,凃晋文被选中,由此与中医结缘。1960年由于院系调整而转入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学本科,正式开始了漫漫中医探索之路。


凃晋文自幼喜爱国学,喜读古籍,所以学起中医来兴致浓厚,如鱼得水,他熟读中医四大经典,背诵汤头歌诀,这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因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在校期间任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带领大家举办学习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和流派争鸣,研讨名家名医经验;他在武汉市中医院临床教学阶段实习,由于思路敏捷,悟性较高,深受名老中医章真如教授的好评。


凃晋文教授在回忆求学经历时,特别强调师从全国著名老中医、伤寒大师洪子云教授。为继承洪老的学术思想,他刻苦学习,熟读经典,临床求验,博采众长,在和洪老相处的日子里,虚心求教,努力继承学术和经验,深得洪老首肯。因成绩优秀,洪老曾评价他“读得精,学得深”,洪老每逢临床出诊、会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及讲学时都把他带在身边。“洪老敏锐超前的思维、渊博精深的学识、精练流畅的笔端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严谨治学的态度、创新进取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一直激励我在中医的道路上勇于突破、服务人民。”凃晋文教授回忆说。


耕耘——师古而不泥古,宗法而不拘于法


1964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凃晋文留校教学,在附属湖北省中医院内科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湖北省中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医急症研究所所长、脑病学术带头人等职务。58年来,凃教授潜心钻研中医热病、急症、心脑病证及疑难杂症的诊疗及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凃晋文教授对外感热病的研究颇有心得。外感高热,在中医文献中称“火热”、“壮热”、“身灼热”等。因其病因的多源性、证候的多样性、病证的多变性、病情的复杂性,以及在其病情的演变过程中极易耗伤津气,发生闭证、痉证、血证、脱证等特点,凃教授总结其在救治上,应清热、解毒、和解、通下等多法联用,才能建奇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胜则热”,《素问·调经论》云:“阳胜则外热”,两者高度概括了热病的基本病机。外感高热是体内、体表的病邪与正气抗争的病理状态。治疗时应分辨寒热,根据“治热以寒”、“热者寒之”、“疗热以寒药”立法,“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是治疗热病的基本原则。“疗热以寒药”则概括了治疗热病的基本用药规律,即各种热证均可用寒凉药物进行治疗,以清泄阳热之邪,减轻或消除机体的热象。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规律,取“以寒胜热”、“以水克火”之意。此属祛邪原则下的正治法范畴。


关于中风病,凃晋文教授也有自己独到见解。中风的发病机理有外风与内风之说,在唐宋以前,中风的发病多倾向于外风致病;唐宋以后,内风致病学说逐渐盛行,渐渐取代了外风学说。凃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中发现,每年冬季中风发病病例最多,其次为7、8月份,这表明四季的变更,气候(六气)的变化对中风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影响。凃晋文教授总结临床工作还发现,部分中风病人在中风发病前有感染的诱发因素。因此,他提出对中风病“外风”致病说的重新认识,并且在临床科研中得到验证,创“愈风汤合剂”治疗急性中风,其所取得的成果有助于中风病病因学的完善。在病机上,凃教授认为血瘀是中风病机的核心。虽有风、火、痰、虚等诸多因素,但无不与瘀血形成有关。脑络为气血津液濡养脑髓之通路,由于气虚血瘀、或痰瘀交夹、或阳亢生风,皆可使脉络不通,瘀阻脑络,而致中风。因此,治疗过程中,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中风治疗的始终。以活血化瘀为基础,配合其他治法进行综合治疗,或兼以化痰、或益气、或温阳等,随患者不同情况而加减,并由此思路而研制出活血行气、化痰通络的院内制剂“复方白花前胡胶囊”,临床应用证实效果颇佳。


凃晋文教授对急性咳血等血症亦有一定临床心得。“失咯血之症,未有不与痰为缘者,是以火旺则痰盛,则滞气之往来,气阻缠积,而益生其热,故痰甚而火益旺”,凃晋文教授认为痰盛火旺则络脉受损,而导致咯血,治疗首当清肺泻肝。历代诸家均将“清热泻火降气法”治疗血证放在重要位置,而咯血尤其以清泻肺肝为重。凃教授在阅读古籍发现,《血证论.用药宜忌论》记载:“至于和法,则为血证之第一良法,表则和其肺气,里者和其肝气。”这里所谓的和法,是指“或补阴以和阳,或损阳以和阴”,清热泻火即是损阳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凃教授认为,化痰法是在治疗咯血病中达到止血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肺为水之上源,水不清而凝为痰,痰不降而牵动于血,治肺之痰又是治咯血之捷法”。同时,化痰兼以止咳,使其达到止咳止血而不伤正气之目的。此外,凃晋文教授在治疗咯血时,多配伍使用三七粉、云南白药、丹参等药,他认为:所谓离经止血不能咯出,即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而在清热泻火化痰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品。


“师古而不泥古,宗法而不拘于法”,凃教授博览众书,熟读古籍,耕耘临床,勇于创新,硕果累累。他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其中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研制了治疗中风的院内制剂——愈风汤合剂和白花前胡合剂,研清解和下院内制剂“热必宁口服液”,成功研制中药新药“柴石退热颗粒”;多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10部。  


责任——坚守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一线数十载


凃晋文教授在国家重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凃晋文担任湖北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急症研究所所长,致力于传染病(中医急症、热证)的中医药救治。他参与“乙脑合剂”研发,治疗流脑、乙脑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受到国内专家一致肯定。2009年,凃教授主持国家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行业专项项目“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200907001-8),在全国首次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循证医学的乙脑中医药临床研究, 对我国中医药的乙脑防治工作进行了科学研究,对我国疫病防治工作具有深远影响。


2003年非典(SARS)疫情爆发以后,凃晋文一直担任湖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SARS及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专家组组长,曾带队收集防治经验、设计治疗方药、积极宣传预防措施。在排查非典,接诊治疗了大量发热患者后,凃教授发现大部分病人使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缩短了平均发热时间、改善了全身中毒症状、促进了肺部炎症的吸收、降低了重症患者病死率、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了激素用量、减轻了临床常见副作用、治疗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2004年,凃晋文教授主持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AIDS)方面的工作。湖北艾滋病关怀项目有约150名艾滋病患者,大部分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凃教授翻山涉水,亲自深入患者家中,询问病情,问诊把脉,甚至送钱送物送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条件。他还指导基层专家辨证用药,手把手传授艾滋病防治经验。十几年如一日的深入基层,凃晋文愈发坚信中医药治疗可大大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成本低、无明显毒副作用。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凃晋文“中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授予其“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称号。


2020年1月,八十岁高龄的凃晋文教授临危受命,担任湖北省卫健委中医药防治新冠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组织编写了《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负责指导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和临床培训。

从医执教近六十载,凃晋文教授颖而好学,不忘初心,探岐黄之精髓;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祛百姓之沉疴;厚德仁怀,悬壶济世,守医者之天职,是当之无愧的“国医大师”!



姜惠中荣获

“第二届全国名中医”称号

                                                     

姜惠中,女,82岁,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湖北中医大师,作为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的学术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之一的姜惠中荣获这个重量级奖项可谓是实至名归。姜惠中是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华中医妇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妇产科学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新药评审专家,湖北中医大师,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十二五”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姜惠中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中医西医融会贯通 


1959年,全国西医学习中医开展得如火如荼。湖北省中医院选送了一批西医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响应号召学习中医,姜惠中有幸入选,参加了湖北中医学院举办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的姜惠中,有着深厚的现代医学功底,面对晦涩难懂的中医古籍和大相径庭的医疗体系,她骨子里不畏难、不服输的狠劲上来了,一门心思扎入了中医的世界。从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系统学习中医三年,姜惠中终于跨入了中医的大门,师从黄绳武等名老中医,与中医从此结下不解之缘。


临床诊治尊古不泥古


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60载的姜惠中对妇科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深的造诣,在妇产科经、带、胎、产、疑难杂病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尤其在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宫颈疾病、胎漏、胎动不安、宫腔粘连、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方面颇有建树。


在临床诊病时,姜惠中因循古制却不拘泥于此,而是从中西两种不同的医学角度审视疾病,既重视病因和病理改变,又全盘考虑整体的反应和变化,在治疗的不同环节将中西医有机配合、互补起来。


例如不孕症的治疗,过去多以补肾为要务,因为那时的妇女多是房劳多产伤肾,而产后又失于调养。而现代女性因反复流产感染,导致余邪病毒内侵,瘀滞胞宫导致胞宫、胞脉阻滞不通,继而出现不孕。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姜惠中提出要以补肾为本,重用通络祛瘀之品,标本兼顾,在临床中,帮助无数不孕症患者圆了做母亲的梦,姜惠中也因此被患者亲切地称为“送子奶奶”。


行医用药学无止境


姜惠中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对《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之相关条文及妇科经典著作如《傅青主女科》娓娓而谈,对经方的运用灵活化裁,赏古而不泥古。姜惠中善于学习,不固步自封,注重对现代医理和中药临床药理的学习,关注最新的学术科发展动态,遇上不明白的,不仅会反复查阅资料,还会不耻下问,和年轻的医生一同探讨。“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医生行医过程中永远都可能会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但我们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解决病人的痛苦。”这是姜惠中最常对学生说的话。


在药物的选择上,姜惠中不但注意药物的功用、归经、四性五味,还注重从现代药理学上综合分析。如补肾之品,姜惠中常用补骨脂,她认为补骨脂除了补肾助阳之处,现代医理研究证实其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尤其用于辅助生殖中能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对于妊娠腹痛的治疗,她重用白芍,取其柔肝止痛之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有松弛子宫平滑肌、安胎之功效的作用。


传道授业不吝所学


作为一代名医,姜惠中从不吝啬于平生所学,为了拓宽湖北省中医妇科的学术发展平台,姜惠中曾四处奔走,应邀四处讲学,深受业内同行的好评。她执教四十余年,桃李满天下,曾先后培养国内及海内外硕士生40余名,并多次应邀担任本院及外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辨指导工作及科研课题目的鉴定工作。如今年事已高,姜惠中不再指导研究生,但临床上无论是进修生还是实习生,她总是悉心传授,谆谆教导。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其中姜惠中教授作为“十二五”名老中医传承研究项目专家,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工作室的建立,旨在收集、整理、发掘、研究、推广和应用姜教授的学术思想、验方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系统总结姜教授的行医经验,使姜教授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以传承、发扬和创新。


良医有情解病救疾


在日常工作,姜惠中和蔼可亲,与世无争,凡事不急功近利,无论尊卑,一视同仁:“对知识对学问,要尽善尽美,对人对事,不能求全责备。”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姜惠中教授仍专注于临床,坚持每周三天的全天门诊,她的门诊一号难求,每次都是爆满,病人都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为了将门诊患者看完,姜惠中常常饿着肚子看病,即便如此,她仍坚持亲自查体,无论多累多晚,都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悉心解答病患的疑问,绝不含糊。医院考虑到她年事已高,采取限号措施,可她却心疼患者长途奔波,来一趟不容易,经常加号,不让患者失望而归。


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确实解决病患的疾苦,大医精诚,虚怀若谷,善待病人,提携晚辈,这就是姜惠中近60年秉持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态度,这种态度无形地影响着她身边的医生、护士,也给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湖北省中医院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文来源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仅用于健康科普